(资料图)
从天津社科院获悉,天津宏观经济论坛暨202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25日在津举行。来自本市各大院所的的专家学者参加,与会专家围绕“激发要素活力,赋能经济增长”的会议主题,为推动天津经济由稳步复苏到实现全面增长献计献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下半年,本市应以“十项行动”为引领,激发潜在增长势能,稳固天津经济回暖态势。
天津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玉胜认为,本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十项行动”,着力推进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全市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发展质量持续提高。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运行向好势头还需加力巩固。
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黄凤羽教授指出,投资是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的有效政策工具。从当期看,实施重大项目投资对迅速扩大当前需求、稳定经济大盘的即期影响往往更显著,从长期看,投资通过改进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间接作用于社会产品供给水平的整体提高。要促进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协同发力,着力破除民间投资面临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形壁垒,持续优化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形成有效投资。
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戴金平指出,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体制机制因素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推进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
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李宁认为,各级政府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要持续强化政策的精准性,提高民营企业发展预期,二要推进民营企业增强战略思维,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三要促进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发展,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加强法治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产业转化,实现原生技术突破。
天津社科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智认为,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稳健,各种积极因素正在快速汇聚,上半年天津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在“十项行动”推动下,今年宏观经济发展在质和量两方面均将获得有效提升。
天津社科院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李晓欣认为,今年上半年,天津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网络消费维持高增长态势,居民消费增长步伐加快。促进天津消费持续增长,一要深刻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共建京津冀消费大市场,加快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顶层谋划,促进区域消费禀赋的统筹利用,实现城市群消费场景的协同开发。二要加快推动新型消费市场建设,不断挖掘和释放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潜力与活力,以新型消费带动整个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天津社科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单晨认为,今年上半年本市外贸形势平稳向好,民营企业“稳定器”作用明显。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应持续做强外贸企业,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加强外贸财税金融支持服务;深入推进天津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型平台升级,创新促进“双循环”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海外仓,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发挥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动作用。
天津社科院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研究所博士谢心荻认为,促进本市工业生产与投资增长,要围绕重点制造产业,发挥产业链规模化优势;坚持产业招商与自主培育双轮驱动,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深入推进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