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昨从市残联了解到,我市近年来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101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改造,建成25个省级无障碍社区。
2022年和2023年,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连续两年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我市加快推进新建改建扩建的社区和居民小区、商场超市、公共文化设施、交通场站及周边、政务大厅、医院等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101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改造,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环境。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无障碍社区创建,打造“社区无障碍生活圈”,重点对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社区道路、绿化地、活动场所以及残疾人和老年人家庭内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建设,目前全市已有25个社区建成省无障碍社区。
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一件备受欢迎的民生实事。我市重点解决困难残疾人家庭坐卧起居、如厕洗澡、烹饪清洁和行动转移等基本需求,适配无障碍辅助器具。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1443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我市还加快建设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在市和县(区)电视台定期开通新闻节目手语播报,每年举办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手语培训班,推动政务大厅、商场超市、公共文化场所等提供对视力和听力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服务,加强信息无障碍技术、人工智能无障碍产品的推广应用。从2022年起市“两会”开通电视手语直播,让听障人士第一时间了解“两会”信息。
此外,市残联与交警、城投公司等部门联合在定海、新城、普陀城区设置15个免费无障碍智能停车位,岱山县在城区创新建设残疾人电动三轮车免费无障碍停车位,为残疾人提供便利。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残联启动了《舟山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队伍,开展现场体验和督导,持续推进公共场所和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以及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全力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