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滚动 >

环球头条:可惜!南京一批开发商,口碑在崩塌

来源:南京房小团买房 2023-05-25 11:34:07

警惕!在南京买房人心里,有一批开发商的形象,正在崩塌!

最近,就有不少网友,在买房群里向我们吐槽:“买房时就奔着开发商的品牌来的,没想到还是翻车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甚至,这些口碑崩塌的开发商当中,有一些是南京业主十分信任的顶流开发商,拥有好房子、好品质、好服务等明星光环,也一度是南京人买房的信仰。

他们为什么过去能高高在上?如今为什么又跌落神坛?今天,团团就和大家聊一聊。

品质下降 南京一批房企跌下神坛

南京没有好房子!这是很多年以来,不少人对南京房地产市场的评价。

的确,即便和同等量级城市杭州相比,过去南京楼盘的外立面、品质感,以及可以讲述的故事,都不够精致;更不用说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顶级项目作比较。

而最近几年,不论是首进南京的外来知名房企,还是深耕南京的本土房企,所开发的产品在交付环节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也让很多开发商形成了口碑下降的印象。

首先,外来房企高调进南京,如今“水土不服”!

近些年,有不少来自杭州、厦门、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房企来南京拿地。

这些房企凭借在一线城市积累下来的良好口碑,转战南京,寻找新机会。

不过,从过往情况看,不少房企进南京时宣称打造高端产品,实际会降标。

这种情况,以地段性豪宅为主,开发商高价抢地,宣称引入顶级产品系。

然而受制于限价,豪宅空间受到挤压,在精装标准及公共区域,会出现减配的情况。和同量级城市同等产品相比,存在较大落差。

比如以精致感著称的房企,在交付前期却被不少业主吐槽存在虚假宣传、绿化降标减配,岗亭用材简陋甚至不及拆迁安置房…与前期宣传的“区域天花板”完全不符。

其实像这样的外来房企有不少,轰轰烈烈拿地后,却因产品定位、成本控制等因素,降标减配严重,最终在南京市场上销声匿迹。

说到底,卖房时的展示,是为了吸引“客户”。

而当被取悦的买房人成为“用户”时,才能发现,美好的故事有多少能最终兑现,又有多少故事,随时间的推移被打了折扣。

其次,深耕南京的规模化房企,如今走下神坛!

除了有些首进南京的外来房企未达预期,还有一批深耕南京的开发商,随着市场环境和自身团队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口碑下降。

比如,部分房企的产品设计,不思进取,仍然停留在十多年前,户型老旧,试图用一张图纸,卖完所有房子。

再比如,占据城市优质地段的土地资源,往往被全国化布局的规模化房企获取。这类房企在交付方面比较安全,但产品却无法达到应有的高度,不得不说令人遗憾。

还有,部分优质地段的房子,卧室压抑、粗劣材料充斥在墙体之间、漏水、生锈、科技系统失灵等问题比比皆是。

不请国际大师、不用高档建材,房子仍然可以做到最起码的结实美观。而这部分楼盘所有的低级错误,恐怕不能归咎于成本,而是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所致。

团团想说,这些深耕南京的房企,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匠心,做好产品。不要因为这些小问题,将多年攒下来的口碑,功亏一篑!

为什么有些开发商,口碑在崩塌

南京一批开发商,之所以会走下神坛,我认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当然是成本控制因素。这往往成为开发商降低标准的最大借口。

第二,近几年进驻南京的房企越来越多,尤其是强势房企的到来,会给南京楼盘的产品设计,带来新的思路与活力。

这就在产品端,尤其是高端改善市场,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比如,在河西青奥滨江,从中国府、翡翠滨江、融创滨江one,到如今的中宁府、天琴华樟、伟星G03等新项目呈批出现,共同把这一区域,托举成高端改善的顶流板块。

在新的背景下,但是南京仍有一些房企,还在用着原有的标准,无论是从美观性还是居住的功能性方面都大打折扣。

相应的,品牌吸引力自然也在下降。

第三,当下买房人的品质意识觉醒,让一些以原有标准建房子的企业现了原形。

近两年,上午买房下午维权的事情已屡见不鲜,这届业主也是越来越不好忽悠了。

业主甚至会为了绿化少了几棵树、装修材料偷梁换柱、墙壁起皮等种种问题向开发商讨要说法。

此类事件出现,再加上现在信息越来越透明,对于品牌公信力来说,也是一种损伤!

南京,到底有没有好房子

实际上,梳理南京商品房发展轨迹,南京并非没有出现过价格非常贵的房子。

上世纪90年代末,当月牙湖成为富人区时,仁恒在城东打造的湖畔之星,是月牙湖畔最早的一批高层住宅。彼时的湖景花园、汉府雅苑、虎啸花园、五台花园等,是南京较早的一批城市型豪宅,房价站在各区域的顶端。

早期高价盘更多依靠地段取胜,满足早期从老式住宅解放出来的南京人,对大户型房源的需求,并未有太多产品意识,如今二手房价已归于沉寂。

很多人说,南京没有和城市量级相匹配的产品。其实南京豪宅市场吃了一个亏:

早期的南京,因为发展势能以及城市整体购买力的原因,豪宅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和一线城市相提并论。

哪怕是现在寸土寸金的河西,高价盘也有一段时间卖不动,价格超过3万/㎡会去化放缓,比如江湾城三期、华润悦府,以及鼓楼的凤凰熙岸,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进入2014-2015年,南京改善市场已出现爆发苗头,却迎来限价令。哪怕有心做精装、户型都非常好的豪宅,价格不可能核算更高,导致豪宅产品空间受到挤压。

杭州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要知道杭州很早就有5万甚至10万/㎡左右的房子,一旦出现同类型、同价位豪宅,不会体现在房价涨幅上。

而南京就比较吃亏,之前没有5万/㎡的项目,怎么会一下子批8万/㎡甚至10万/㎡的价格,相应的顶豪市场,也失去了部分存在的空间。

在顶豪市场火爆的背景下,我们真心希望,南京能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能够走向全国。能有越来越多的昔日明星房企,能够重拾口碑。

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